假期吃多了咋补救?这篇“科学善后指南”别错过!
俗话说,“每逢佳节胖三斤”,国庆长假里太真实了!假期的快乐,一半藏在美食里:景区的特色小吃、家人的拿手菜、朋友约的火锅烤肉……
可吃完才发现,不仅体重增加,肠胃也有点“跟不上”。想给身体做个“节后调整”?别急,下面这些办法帮你轻松应对~
假期容易出现的饮食问题
01.吃得太油
吃得太油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?
引起血脂升高,严重时可诱发心肌梗死、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。也可引起血糖升高,胰岛素抵抗加重,情况严重时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。
过节吃得太油,节后如何补救?
喝黑茶;甘草、山楂、干姜煮水代茶饮;炒鸡内金粉,有健胃消食的作用。
古人早就用山楂化解饮食积滞,明代《本草纲目》中明确记载山楂“化饮食,消肉积”,清代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也提到山楂“醒脾气,消肉食”。
鸡内金是传统中药里的“消食猛将”,最早记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归类为消食药。
02.吃得太咸
吃得太咸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?
使得“三高”更高,增加肾脏的负担。
小心食物中的“隐藏盐”!
香肠、牛肉干、鲜花饼、话梅、挂面、油茶面、一些加工过的干果等都可能含有较多盐分,不宜多食。
展开全文
吃得太咸,如何补救?
适量多喝白水,尽量不喝含钠的饮料。橘子、香蕉等含钾较多的水果蔬菜,有助于中和盐分中的钠元素,可搭配食用。
03.吃得太多
吃得过多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?
增加胃肠负担,可导致肥胖,引起血糖、血压、血脂升高。
容易不小心吃多的食物!
坚果、水果、糕点、鸭脖等。
吃得太多,如何补救?
适当进行走路、慢跑、健身操等运动。如果引起腹胀、恶心等不适症状,或者血压、血糖、血脂出现明显升高,要及时就医,寻求专业的帮助。
04.吃得太晚
吃得太晚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?
夜里胆固醇合成旺盛,吃得太晚会使得血脂升高,也会引起血糖波动,导致代谢紊乱,并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吃夜宵后第二天补救方法:
第二天要注意控制饮食,减少食物摄入量。可适当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,促进消化。合理安排饮食作息时间,晚餐不宜过晚。
节后“科学善后指南”
01.三餐规律
《黄帝内经》中早有“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”的养生准则。“节”,有“节制”和“节律”两层意思。一是饮食要有节制,不过量、不过度;二是饮食要有节律,定时定量进食。这样可以使身体的消化、吸收、排泄等功能保持正常,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导致疾病。
适宜的就餐时间为:
早餐6:30~8:30
午餐11:30~13:30
晚餐18:00~20:00
每一餐都要有谷薯类(主食)。另外,在动物性食物(鱼虾等水产品、畜肉、禽肉、蛋)、蔬菜、大豆(或者奶类)三类中至少选择两类,还要做到荤素搭配。
三餐的食物量可以按照全天的25%~30%、30%~40%、30%~35%来分配。
每餐可以按照蔬菜类食物、动物性食物、主食的顺序来进餐,这样餐后不容易饥饿,血糖也更为平稳。
面包+鸡蛋+牛奶、包子+豆浆这样的快手早餐是不少上班族的标配。此外,还可以带一些水果或者坚果,作为上午的加餐。
02.食物多样
节后,在调整饮食的过程中,大家要特别注意食物的选择:
主食中,糙米、绿豆这样的粗杂粮应占到1/4~1/3。把土豆、红薯这样的薯类也当作主食,每天摄入50~100克,大约是半个土豆(中等大小)的重量。
增加蔬菜的摄入量,最好每天能吃到500克,并分至三餐。多吃深绿色、橙黄色、紫红色等深色蔬菜,重量应该占到蔬菜总量的一半。
适量吃动物性食物。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,增加水产品在动物性食物中所占的比例;畜肉要以瘦肉为主,少吃肉皮、五花肉等。
大豆类食物,比如黄豆、豆浆、豆腐、豆干等,既是传统美食,也提供丰富和优质的蛋白质,集美味与营养于一身。无论是正餐还是零食,都可以多多考虑它们。
奶类多选择不额外添加糖的纯奶、鲜奶、酸奶等奶制品。
03.清淡饮食
饮食清淡不是指不吃肉,而是少油、少盐、少糖。烹调方式要注意多蒸煮、少煎炸。
要注意粗细搭配、荤素搭配、食物颜色深浅搭配,尽量少选择油炸、腌制等高油、高盐的食品。
如果午餐以动物性食物为主、蔬菜比较少,晚餐就可以多吃一些蔬菜进行补充。
04.足量饮水
注意足量饮水。每人每天喝水1500~1700毫升。首选白开水,淡茶水、各种花果茶(不加糖)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白开水在古代被称作“太和汤”,最早见于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,定义为“百沸者佳”的沸水。李时珍记载其具有“助阳气、行经络、促发汗”功效。
唐代陆羽《茶经》中说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,最宜精行俭德之人。若热渴、凝闷、脑疼、目涩、四肢烦、百节不舒,聊四五啜,与醍醐、甘露抗衡也”。喝淡茶解腻,是古人传下来的“饮食搭配智慧”。
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。果汁即使是鲜榨果汁,也不能替代完整的水果。菜汤、鱼汤、鸡汤、菌汤等各种汤品也可以补充水分,但是注意不要太油、太咸。
05.控制体重
过分控制饮食往往减掉的是水分和肌肉,而且会使人感到疲惫、难以坚持。
建议每月减重速度控制在2~4千克为宜,而且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循序渐进达到这个目标。
每餐做到“七分饱”,胃里还没觉着满,但是感觉不饿了,这时候就可以放下筷子了。
见缝插针增加运动量,工作时也可以每小时起来做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办公室“小运动”,如椅子操、肩部拉伸、抬腿举臂等。
06.增加运动
可通过慢跑、快走、爬山、游泳等运动方式促进身体代谢和脂肪燃烧,长时间坚持不仅可以帮助减肥,还可以增强身体素质。
对于老年人来说,做些舒缓的运动,比如太极拳、五禽戏、八段锦、呼吸操、快步走,都是不错的选择,但运动强度不要太大,只要达到微微发汗的程度就好。
07.调整睡眠
《黄帝内经》说“秋三月……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就是让我们早睡早起,以适应秋天收敛的节气特点。
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,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,对预防秋冬季节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。
保证充足的睡眠,每天至少8小时睡眠,在睡眠中我们的身体会得到调节,对维持健康会起到很大的正向作用,深度睡眠状态也是燃脂最快的方法。
08.情绪管理
学会管理情绪≠没有情绪,而是当事情到来时,能够从容应对。古人认为,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,喜条达而恶抑郁。肝气不舒,容易出现情绪烦躁、易怒、失眠等。
闲暇时刻,走出家门,投身于大自然,无论是漫步林间小道,参与娱乐活动,还是攀登高峰,都是开阔心胸的方式。
你假期里有没有“管不住嘴”的时刻?
你还有哪些节后调整小技巧?
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吧!
部分图文综自央视财经、光明日报、央视新闻、西部战区总医院、视觉中国等
评论